古建筑石塔雕刻和石雕佛塔那些樣式

  • A+
所屬分類:寺院雕刻

石塔是佛教中具有具有標志性的建筑物,佛塔憑借其獨特的建筑特點而流傳至今,同時石塔富有的宗教色彩給其增加了一絲神秘感,在很多的神話故事中都有石塔的出現。石塔在建筑風格上是多種多樣的,但都具有其獨特的一面。

佛塔是佛教宣揚功德的重要方式之一。佛教典籍宣稱圣人起大塔,若人取小石為塔,均其福無量,功德有大小,但其作用相同,建造供養小塔一般功德主的合理選擇。佛塔,如來之塔婆也,又名“窣堵坡”藏置舍利、經卷等用途。

?? 佛塔、佛寺(包括石窟寺)為載體,形成一種極具宗教色彩的建筑,成為中國佛教文化的一部分出現于中華大地之上。現如今保存尚好的石塔已經成為了一道靚麗的旅游景觀,石塔自帶的古老神秘的氣息深深的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當然除了在建筑造型上有鮮明特點外,其雕刻技藝也一點也不遜于現代。那么能夠經歷住大自然的風吹日曬、自然風化留下來的石塔,在雕刻藝術上有哪些體現呢?

1、.閣樓式石塔

樓閣式塔在我國塔建筑中歷史*為悠久,分布*廣,體形*為高大,保存數量*多,也是形象*為高大挺拔的塔。樓閣式塔是中國傳統的樓閣建筑與古代印度堵坡相結合的產物,因為這種形式的塔,來源于我國傳統建筑中的樓閣,所以給它取名為樓閣式塔。樓閣式佛塔的典型的造型特征是:下為重樓,上累金盤。樓閣在我國傳統建筑中,是氣勢*雄偉高大的一種石雕佛塔建筑類型。

石雕佛塔

2、藏式喇嘛塔

元代以后,塔的材料和結構技術,再無更高的突破,只是在形式上有了一些新的發展。

*為明顯的是,隨著喇嘛教的傳播,瓶形的喇嘛塔進入了中國佛塔的行列。這種帶有強烈異域風格的塔,長期保持了它們那莊重碩壯而又勻稱豐滿的造型。從元至清六百年間,這種塔型的主要變化,是其塔剎(即十三天)比例的變更,從元代的尖椎形,發展成為直筒形。明代以后,仿照印度佛陀伽耶金剛寶座塔形式而來的金剛寶座塔又和喇嘛塔一起,推動中國塔的建造出現一次回光返照的高潮。然而,從整體來看,從元代以后,塔的數量己經大大減少,佛塔的建造處在不斷衰落之中,而各種與佛教關系不大的文峰塔、::塔卻大量涌現,但除了個別的精品之外,他們大多是粗制濫造的,幾乎沒有審美價值可言。

?? 喇嘛塔是喇嘛教塔有的佛塔。印度的“堵波”傳入尼泊爾后,原來的半球體變為瓶形或金剛寶座式的喇嘛塔。這種帶有尼泊爾風格的佛塔,傳入西藏后,成為藏佛塔的主要形式,稱為藏式喇嘛塔。喇嘛教是佛教中密宗一派與藏族本教相結合的產物,自元代將喇嘛教定為國教后,他便迅速的向全國各地傳播,尤以藏、青、寧和蒙古地區為盛,喇嘛塔也隨之在各地樹立起來。

?? 喇嘛塔的典型特征是:塔身為一覆缽形的堵波,俗稱為塔肚子;塔剎皆做成十三天,因其形較漢式塔剎為粗壯,故俗稱為塔脖子;塔的外壁通常刷白。現存*早、*大的喇嘛塔要數建于元代的北京妙應寺白塔。這種塔的建筑延續到清代,*多的地區為西藏、青海、內蒙古等地。

 

北京西城妙應寺白塔(圖13),是比較典型的藏式喇嘛塔。此塔始建于遼代(公元1271年),歷時8年完工。據記載,妙應寺白塔為尼泊爾工匠阿尼哥設計修造。在此以前,這種形式的塔,尚是罕見。阿尼哥從尼泊爾帶來塔的樣式,并參加了修建工程。塔由基臺、塔身和塔剎三大部分組成。塔為磚石結構,高50.9米,基座面積為810平方米。

 

基臺三層,上、中兩層為須彌座,平面作“亞”字形,形似房屋的四出軒。在轉角處有角柱,輪廓分明。據近年修繕時所見,在須彌座的上層平盤挑出部分,均有巨大的圓木承托。這是增強磚石結構的需要。在須彌座式基臺上,用磚砌筑并雕出巨大的蓮瓣,外涂白灰,雕式成為形體雄渾的巨型蓮座,以承托塔身。塔身為一巨大的覆缽,形如寶瓶,也叫塔肚,外形粗壯穩健。剎座呈

須彌座式,“亞”字形如四出軒式樣。座上樹立著下大上小、非常穩重的剎身,用磚砌成相輪十三重,也就是所謂的“十三天”。在“十三天”之上置巨大的銅制寶蓋,也稱作華蓋。華蓋9.9米,華蓋頂中央豎一婆金塔形銅寶頂,華蓋四周懸佛像、佛字及風鐸,狀若流蘇,遠遠望去亭亭如蓋。寶蓋之上是剎頂。

?? 一般石雕佛塔的剎頂多作仰月或寶珠,而此塔剎頂仍做一銅制小型喇嘛塔,高約5米,重4噸,把堵坡這種佛教信仰的標志作了極高的表現。

舍利塔雕刻

在這個小喇嘛塔上還保存了一則元代的題刻,是研究此塔歷史的重要史料。與妙應寺白塔東西對峙的北海白塔,造型體型高瘦,清秀典雅,則顯出一派陰柔之美。此塔高35.9米,塔座下為高大的磚石臺基,上為覆缽式塔身,*大直徑14米。塔身的上部為細長的相輪,剎的處理改成向背而置的天盤、地盤與日、月、火焰,覆缽下的裝飾由蓮瓣改為三道金剛圈。這種不同的藝術風格,標志著元清兩代喇嘛塔的基本特征,也成為人們鑒別喇嘛塔年代的重要依據。

?? 元朝時,蒙古族入主中原,出現了以喇嘛塔形制的過街塔或塔門。如鎮江昭關,北京居庸關云臺,都建有著名的過街塔,可惜后者建于白色大理石拱門之上的三座喇嘛塔毀于元末;河北承德普陀宗乘廟內外有許多塔門,都為禮佛興建。這兩種形式的佛塔與市民生活更加近了,它們就建在大街或道路之上,塔下車來人往,不管你信佛與否,也不需焚香膜拜,只要經過,就是對佛的頂戴禮拜。這又是中國佛塔世俗化的生動例證。

3、四門塔

四門塔是我國古代*早的佛教石塔,選用的石材為堅硬的大青石,憑借著石材的堅固才能流傳至今。四門塔共有四部分組成分別為:塔基、塔身、塔檐和寶頂。塔身的四面各建有一座佛像,東西南北四座佛像在雕刻上細膩傳神、刀法流暢,并且在文字和裝飾上都很清晰,雖說是*早的石塔,但是也凝結了古文化的精髓,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唐代石塔

4、飛來石塔

飛來石塔目前位于北京的山鳳凰嶺景區,是鳳凰嶺*高的觀賞景點。在建筑形式上采用的為7層六角形的石塔。7層石塔每層都雕刻有6尊佛像,總體建有40多座佛像,較多的佛像雕刻看起來卻不覺得繁瑣,相反眾多佛像之間相互協調,有一種小巧的整體上的美感。

5、昭關石塔

昭關石塔是目前我國發現的留存*早*完整的一座過街石塔,在結構上共有五部分組成分別為:塔座、塔身、塔頸、十三天和塔頂,同樣在建筑材料上選用的為質地堅硬的青石。在藝術形式上的體現為昭關石塔共分為兩層,采用的為亞自形疊法,不管是在蓮花座還是紋飾的雕刻上都能看出其精湛的雕刻技藝。

石雕

6、瑞安觀音寺石塔

瑞安觀音寺石塔建于北宋年間,在建筑造型上采用的為仿木閣樓式,采用的石材為葉臘石,整體上看起來石塔呈六邊形。石塔除了雕刻有400多個坐式佛像之外,還具有多條宋代的題記,對于現代研究古文化提供了較好的證據。

舍利塔

7、七佛塔:

七佛塔是禪宗法脈源頭的象征,作為佛教建筑塔的一種,七佛塔首先是佛塔,另七佛堪屬于法舍利塔,一般多作小型佛塔形式,其佛塔的大小,定義為小型佛塔。有學者將這類型的塔單獨歸為閩南小型石雕佛塔

?? 七佛塔是中國眾多佛塔中的一類,其形制、制度都較為獨特。佛塔*為顯著的特征在須彌座塔基上于其率堵坡意象的表達和所模仿的石結構的形態一一在形似牽堵坡的巧形石塔身上加木構的攢尖屋頂。這類塔體形制被有關學者歸為寶塔一類,但學術界對多寶塔的形制并未有其專門的定義,從而導致這類塔形多而混亂。

究其外觀而言,佛塔隸屬于牽堵坡式的小型石佛塔。它不同于一般小型佛塔的*大恃點在于韋佛塔往往布置在寺宇山口前,呈一組七塔排列,喻示過去七佛,為禪宗法脈源頭的象征。

七佛塔為兩宋時期,七佛塔在浙江一帶流行,且就目前所發現的遺址也大都分布于錢搪江南岸。七佛塔所屬的寧堵坡式石佛塔之所,在浙江地區流行,這與兩宋時期,在浙江的廣為傳播有著一定的關聯。一方面這類小型石雕佛塔在唐宋時期就被廣泛建造。

佛塔

8、密檐塔

密檐塔在北方地區迅速發展起來,且較之前代有了重大突破。其表現一是遼金密檐塔摒氣了前代的中空結構,改建實心塔;二是塔的基座高顯突出,并施以繁雜的雕飾。塔下部增加了高大的須彌座,座上有佛像、菩薩、伎樂,以及獅、象等動物的圖案。第一層塔身增加了許多雕飾,如佛完、佛像、菩薩、飛天等。還有隱作的門窗、柱子、斗拱椽擦等物;三是在第一層塔身之上增加斗拱、椽子、瓦壟等仿木構件,塔檐出挑較長。通過這樣一番改造,遼金密檐塔不僅具備了高大挺拔、直聳云霄的雄偉氣勢,而且具有精工細做、嬌媚華麗的高貴氣質。遼金密檐式塔的代表作品有北京天寧寺塔、通縣燃燈舍麗塔、內蒙寧城白塔、遼寧遼陽白塔和北鎮篙興寺雙塔。

佛塔

北京天寧寺塔位于北京廣安門外,屬于密檐式塔。是北京現存建筑年代較早、體量又較為高大的一處古建筑。天寧寺塔為公元1100一1120年所建,當為遼末遺物。塔建筑在一個方形臺基上,平面做八角形,共高57.80米。塔的下部為一高大的須彌座式塔座。須彌座束腰部分刻壺門花市,轉角處有浮雕像。其上又有雕刻著壺門浮雕的束腰一道。座的*上部刻出具有欄桿、斗拱等構件的平座一周。須彌座上刻有三層巨大的仰蓮瓣,承托第一層塔身。第一層塔身四正面有拱門及浮雕像。第一層塔身之上,施密檐十三層。塔檐緊密相疊,不設門窗,幾乎看不出塔層的高度。它是典型的遼、金密檐式塔的形式。每層塔檐遞次內收,遞收率逐層向上加大,使塔的外輪廓呈現緩和的卷殺形狀。塔為實心磚塔,內外均無梯級可登。此塔的整個造型極為優美。

以上介紹的各種石塔都能夠體現出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通過建筑形式能夠折射出我國古建筑文化的先進,也希望在今后的石塔建筑中能夠凝結更多的文化形式。

版權屬于:嘉祥縣長城石雕廠-專業石牌坊廠家(http://ejobmart.com.cn/)或直接搜索進入1310066.cn

版權所有。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

  • 我的微信
  • 這是我的微信掃一掃
  • weinxin
  • 我的微信
  • 我的微信掃一掃
  • weinxin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