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網站關鍵詞:石牌樓、石牌坊、石牌樓廠家、石牌樓多少錢、石牌樓圖片大全。我們長城石雕的是敬業的石牌樓廠家、主要設計制作農村石牌樓、石牌坊效果圖、村門石牌坊價格、圖片大全、結構、歷代著名石牌樓雕刻樣式。
寒山寺,蘇州,江蘇
寒山寺,蘇州,江蘇
【介紹】
寒山寺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始建于佛教盛行的梁天監時期。 寒山寺因唐代貞觀年間曾游覽寒山而得名。 梵天世界經歷了很多劫難,也經歷了很多次的毀滅和重建,這從佛的心目中就可以看出。 一千五百年來,歷經滄桑,其演變應該是一目了然的。 原智寺在《智》中排名第二,現列于《進化》卷二。
【歷史沿革】
寒山寺位于蘇州古城西閶門外七里古運河之畔,緊鄰楓橋。 舊稱楓橋寺。 坐東朝西,面臨古運河、臨關老路。 現屬江蘇省蘇州市金蟾區楓橋鎮。 其成立日期無法詳細確定。 相傳始于梁武帝天監年間(502-519年),初名“苗栗普明塔院”。 (最早見于《吳郡圖鑒》,后來的《吳郡志》、《姑蘇志》、《百城淹水》、《蘇州府志》等地方史籍沿襲其描述至今。)
唐代貞觀年間(627-649年)寒山寺詩碑,天臺高僧寒山曾在此駐足,故名寒山寺。 明代姚廣孝在《寒山寺重生》中記載:“唐朝元和年間(今貞觀年間),有一個寒山子,出人意料,頭戴樺樹皮冠,腳穿木鞋,披著藍色花邊衣服擋風。 典笑唱自如,來到這里綁毛居住。 “西遷禪師在此創立伽藍,故稱‘寒山寺’。”
宋嘉佑中(1056-1063)改名“普明禪院”。 范成大《吳縣志》記載:“普明禪寺又名楓橋寺。吳縣城西十里,舊楓橋苗栗普明塔寺亦在此。”
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年)仍稱楓橋寺(孫瞻“楓橋寺”)。
元代改名寒山寺,元代顧仲英、唐仲友等人的詩文均題為寒山寺。 從此,沿用寒山寺之名。
唐代
唐代以前沒有寒山寺的記載。 唐代,因貞觀高僧寒山曾在此駐足,西遷禪師遂將其命名為“寒山寺”。 據姚廣孝《復興寒山寺記》記載:“寺處山水之間,不甚深,來者無暇消磨”; 還有唐代張繼的《楓橋夜泊》詩:“月落鴉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我。”蘇州城外寒山寺,半夜鐘聲敲響客船。” “天下人都念誦,所以黃同和老人們都知道寒山寺了。” 當時寒山寺規模雖小,但名氣很大。
宋
北宋太平光復(976-978)初,節度使孫承佑重修七層塔,故有古塔,或稱普明祖師塔為塔。 。 此時寺內又重建。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兵南侵,蘇州西郊的官邸、寺廟、民居一夜之間全部被燒毀。 寒山寺雖然在火災中幸存下來,但卻遭到軍隊的蹂躪。 “寺僧逃匿于地,檐傾倒,人浮瓦間。” 迎著陽光,四壁荒涼,仿佛是從別人家逃出來的(據《楓橋寺》記載)。
紹興四年(1134年),有一位長輩不知從何而來而移民。 他親自帶領弟子彌補過失,節衣縮食,積攢金錢,吃苦受苦,經營得凄慘。 十二年后,他終于成為“一棟新樓,可養十代人”。 其間,寶塔重修,歷時三年。 還新建了一座水陸庭院,秀美幽深,是龍象的棲息地。 修復后,寒山寺的規模和氣勢遠比以前大。
元朝
元末張士誠接管蘇州時,寒山寺及孫承佑、法謙重建的塔毀于戰亂。
明代
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僧長沖重修(《煙水百城》)。 《姑蘇志》云:洪武與佛寺合并,但四周密林,附有庭院。 該寺(據此指寒山寺)與三寺(秀峰寺、惠清寺、南峰寺)、四寺合并。 明初寒山寺還是叢林,“長沖復興后所建”。
永樂三年,神谷常禪師修行。 據姚廣孝《重興寒山寺記》記載:“圣朝永樂三年(1405年),沉古昌禪師成熟守紀,被授為方丈。他徒手辛苦,召集人采檀香,砍荊棘榛子,收集瓦礫,建造了第一座建筑。禪塔,還有廚房、庫房,一切都準備好了。” 殿內供奉釋迦牟尼佛等佛像(見《法像》卷)。
正統已沒(1439年),縣匡中公重編(《百城煙水》)。
嘉靖年間(1522-1566),本濟和尚鑄鐘筑塔。 然而,由于日本的侵略,這些鐘被賣成了大炮。 唐鐘毀于何時不詳,但寺鐘的年代可追溯到這一日期。 (據《百城煙水》注及原文《志》)
萬歷四十年(1612年)明無間和尚(即西流武公、松溪建功)修建龍瀚閣,但正殿被毀。 四十六年,細流大師與弟子又有新的成就(見《百城煙水》)。
萬歷四十六年,正殿失火,次年修復(乾隆《蘇州府志》)。
明末,有錢人侵占寺基,住持某和尚擁護該派。 乃請文文素公以書石證,并有黃山居士張、錢、姚之注。 (詳見《碑刻》卷)
清朝
清朝順治初期,基本為水淹部,天宇和尚極力防守,不肯放過(見《百城煙水》)。 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冬,大殿再次失火。 舊水陸院落早已毀壞,蹤跡不詳(見乾隆《蘇州府志》)。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甲午八月,住持玄能比丘繼續修建大雄寶殿及前閣(見碑石殘石)。
道光年間(1821年—1850年),“一日之中,老弱僧人、方丈、路人,一百四十余人,暴斃”。 后來查明是因誤食后花園傘菌所致,寒山寺也因此廢棄(見薛福成《永安筆記》)。
咸豐四年(1854年),內閣尚書趙文林、原廣東鹽運使司云同周曾鈺等捐資寺旁土地,修建兩棟樓房,共28間。 他們向寒山寺出租并收取利息作為香火。 同時立寒山寺制香界址(見《蘇州府代知府韓平所贈碑》)。
咸豐十年(1860年),該寺被清軍縱火焚燒,一夜間化為灰燼。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陳奎龍在江蘇巡視時,來到楓橋檢閱營區。 他見千年寒山寺已荒廢,決定興建:“元部孫九宮,擴其門,使者面大路,從門入,轉身南行。殿內掛三副楹聯,從殿內進入,有東西三間,東間寬敞,可供賓客朋友休息,西間稍敞,寺內古建筑盡收眼底。那里。碑建于西安。張彝孫所寫的詩和圣旨所寫的詩,現在已殘缺不全,需要補上,重新刻上。西域還有差距。大殿(現在注:其實是大殿的東面),是一座厚重的建筑,這叫鐘樓,鐘是銅制的(實際上是銅鐵做的),掛在上面是為了保存歷史遺跡。” (見于岳《新寒山寺志》)。
宣統二年(1910年),程德全巡視江蘇,與布政使盧仲琪等人擴建重建正殿,前建御碑亭(御碑亭位于山門外)。 后有三柱樓,眺望遠方,長廊精舍,“近吳下景瀾之冠”(見鄒福寶《重修寒山寺》)。 除新建的正殿、后樓、走廊外,程德全還題寫了《雍正寒山詩序》、乾隆《霜鐘曉月》詩碑(即御碑)、寒山詩36首、十余首。魏應物的詩。 羅聘畫了失傳的寒山像,鄭文灼畫了寒山子像,程德全、盧中奇、鄒福寶的《三注》,還有“苗栗總峰”、“寒山寺”的門匾。
寒山寺在陳、程二夫的精心經營下,讓金繩寶地煥然一新。
宣統三年,常州縣吳姓張、黃兩位寡婦因贈地糾紛卷入官司。 開悟后,遂了結訴訟,各捐田產25畝(見陸仲琪《寒山寺吳姓捐田始末》)。
從1911年辛亥革命到1949年,軍閥混戰,全國人民傷亡慘重。 寒山寺也岌岌可危。 香煙寥寥,門庭冷清,無收入,住僧也散。 1941年秋,高冠武等人對原藏經樓進行了短暫修復,并更名為雙忠閣。 竣工時,有一匹馬馱著《寒山渡圖》呈獻。 吟誦者92人,詩156首(見《藝文》卷)。 日軍占領蘇州期間,寒山寺的殿堂和建筑一度淪為日軍的倉庫和馬廄。 只有二??三寺的和尚們一起呆在角落里。 他們的生計靠經營浴室餐廳或出售書法和明信片來維持生計。
1949年人民政權建立后,及時由蘇州市文化管理委員會管理。 原住持國峰法師曾一度返回寺院,但最終因生命缺乏而再次離開。
1954年,原常州迎延林和尚來寺幫忙照香,寒山寺從此再無僧人。 同年,蘇州著名學者宋洪昭將其著名祖建筑華蘭樓捐獻給寒山寺。 他將其移至碑廊西南缺口,改名為“楓江樓”。 這使得這一代著名建筑得以保存下來,并增添了寒山寺的景觀。
1958年,全市寺廟實行集中管理,部分佛像集中于西苑解莊祿寺。 隆慶寺的龍藏經被轉移到寒山寺。
1964年,市佛教協會派行空到寺協助管理。
1966年至1976年,寒山寺佛像、法器、殿宇遭到破壞,寺內文物被沒收。 行空法師提前采取了保護措施,保存了碑刻、藏經、羅漢等。
1968年,星空法師被迫到昆山農村務工。 1970年,僅存的延林法??師也被趕出山門,被迫到如皋農村務工。
1976年以后,各地紛紛實施撥亂反正的政策。 1978年11月15日,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首次專程來到寒山寺檢查指導修復工作。 同年11月17日,寒山寺凈池、星空、國風、法仁四位僧人身著僧服,按照中國佛教儀軌,隆重接待了以弘仁為首的“日本社會教育友好訪華代表團”。前田。 該團體共有僧尼17人。 寒山寺開始修復。 1979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訪華人數持續增加。 景池和星空先后接待過美國女記者、聯邦德國園丁、作家等外賓。 他們代表西方知識界表達了了解中國宗教現狀的愿望。 同年7月,市人民政府民族宗教事務部門正式恢復活動,及時召開宗教界人士會議,認真研究落實宗教政策的一系列具體措施。 會上宣布,政府將撥款加快寒山寺修繕工程。 同年,我們從西苑寺請回了釋迦牟尼、迦葉、阿難、彌勒、韋馱、寒山等佛像,發現了各種造像。
1979年除夕夜,在蘇州市對外友好協會的倡議和配合下,舉辦了首屆寒山寺聽鐘活動,有120名日本友人參加。 為增進中日友好、發展旅游業而創造了新的形式。 此后,人數和規模逐年擴大,成為具有相當影響力的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活動(詳見《友誼》卷)。
1980年被批準為全國第一批重點開放寺廟之一。 寒山寺再次成為蘇州旅游熱點,修復工程持續緊鑼密鼓。 由于寺容貌初步改善,當年寒山寺接待國內外游客47萬人次(其中境外游客4萬人次)。 門票等收入達10萬多元。 寒山寺從此就有了盈余。
1981年,凈池法師因工作需要調回靈巖山寺,通儒又回靈巖山寺擔任住持。 新景樓、鐘樓落成。 央視特約記者拍攝了寒山寺的古鐘和鐘樓。
1982年,省人民政府正式公布寒山寺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4年春,方丈通如法師圓寂,享年80歲。1984年8月13日,星空法師接任寒山寺住持,舉行隆重的坐床大典,主持寒山寺開光儀式。巨大的佛陀。 有關部門和各山長老都前往祝賀。
1986年,按照叢林規定,請楚光、彥林擔任督導員,負責基礎設施維護、對外接待、宗教活動和內部事務。
國家旅游局撥款50萬元,重建365平方米的藏經樓。
生活區于1988年秋動工,建筑面積670平方米。
1990年,邱爽大師出任監事。
當年,五百羅漢成功貼金寒山寺詩碑,修葺了文中閣建筑。
1992年秋,普明塔舉行奠基儀式。 次年由蘇州第二建筑公司古建分公司動工興建。 1996年10月30日,舉行普明塔落成暨佛像開光儀式。 寒山寺立了新牌。
延林法師、初光法師因年老或患病退職。
寺廟所在地區因“寒山風景區”而得名。 由于名譽權受到侵犯,幾年來,我們多次向上級反映并向中國佛教協會舉報。 1996年,經省政府發文,蘇州市政府作出決定,更名為“楓橋風景區”,以維護佛教本身的合法權益。
據蘇州市土地管理局國用(95)1995第3000號《國有土地使用證》:“寒山寺,土地編號4-(4)-5號,總面積0.9平方米,獨家使用權。《國用(95)第3001號《國有土地使用證》登記:“寒山寺,土地編號4-(4)-6號,面積286.2平方米,獨家使用權。” 還有3000平方米的普明塔。 土地使用證仍在辦理中。 土地總面積0.1平方米。
1997年,秋爽法師離開寺廟,前往昆山市籌建華藏寺。 1999年,他重返寺院,繼續擔任督師。
1998年,星空法師當選為蘇州市佛教協會副會長。 同年秋,參加護送玄奘頂骨舍利赴臺灣的護航團。
同年夏天,大雄寶殿屋頂倒塌,后經修復。 普明塔周圍安有四尊青銅臥獅。
2001年,弘法殿修繕、客房、餐廳修繕、藏經樓大修等工程竣工。 鐘室南側有李星空大師所寫的《楓橋夜泊》詩句。 臺灣信徒溫順真及其家人贈送了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青銅公司制造的重約5噸的大型香爐,放置在天王殿后面的空地上。
藏書萬余冊的圖書館正式開放; 檔案室晉升為“市一級先進”單位; 全寺實行現代化計算機網絡管理。 擁有電腦5586臺,噴墨打印機5臺,激光打印機1臺,掃描儀1臺; 彩色電視機10臺; 電話部和1臺傳真機。 接待出席蘇州APEC財長會議的各國貴賓。
由于寺廟外觀整修,全年接待游客和香客約150萬人次,比改革開放之初的1980年的47萬人次增加了三倍多。 寺內現有僧人38人,職工92人,共計130人。 截至當年年底,“除夕聽鐘活動”已連續舉辦23屆,參與人數超過5萬人。
楓橋古鎮位于大運河(此段今稱上塘河)、古驛道和楓江的交匯處。 沿河灣形成楓橋街和寒山寺巷兩條街道。 城市由河流形成,街道由水形成。 小鎮依寺而建,具有獨特的水鄉韻味。
普明塔庭院位于藏經樓后面。 這是近年新擴建的庭院。 庭院建筑風格古雅,斗拱粗壯,吻獸雄偉,飛檐深遠。 具有濃郁的唐代建筑風格。
藏經樓南側有一座六角重檐樓閣,造型輕盈,輪廓優美。 這就是因“午夜鐘聲”而聞名的鐘樓。 樓中央有程德全所書《重修寒山寺》碑,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道州何維溥所書,周美姑題寫。常州. 碑背刻有宣統二年張仁俊、程德全所書的《募建寒山寺》及捐獻者姓氏。 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江蘇總督陳玲瓏監造的巨鐵鐘懸掛于樓上。 巨鐘足有一人高,需三人合抱,重達兩噸。 鐘聲洪亮悠揚,余音繚繞。
大殿南側有一圓形洞門,門上有隸書磚雕“星空世界”。 透過門口,可以看到著名的鐘樓,形成美妙的對比。 磚額上方屋檐有一尊“性空世界”雕像。 他戴著破爛的僧帽,穿著破爛的袈裟,手里拿著一把破爛的蕉扇。 他嘴角一彎,瘋狂的歪著頭,周圍都是祥云。 一看就知道是濟公圣僧。 據《天臺山方外志》、《凈慈寺志》等記載,濟公名道濟,字胡印。 父親李茂春是宋高宗李妃的后裔。 母親王氏夢見吞日光,生為濟公。 十八歲時,父母相繼去世,遂隨靈隱寺高僧顯堂禪師出家。 季平當時瘋了,沉迷于酒肉。 寺里的和尚都指責他。 盲僧卻說:“佛教這么大,難道容不下一個和尚嗎?” 從此,大家都叫他吉典。 顯堂圓寂后,吉典來到凈慈寺。 南宋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的一個夜晚,吉典似醉非醉。 他在走廊里走來走去,急切地喊道,但僧人卻聽不到他的聲音,覺得莫名其妙。 不一會兒,大火爆發,佛寺被火焰吞沒,雄偉的塔樓樓閣化為灰燼。 吉典自籌資金重建寺廟。 他來到鄢陵托缽,展開袈裟,遮蓋青山。 山上的高大樹木立刻被連根拔起,順著河水漂了出去。 積點告訴僧侶們,建造寺廟所用的木材已經運到了香積井。 六名壯漢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巨樹一棵一棵地勾出來,堆積如山。 神殿監事要給他兩文錢,紀典連忙推辭道:“我是門甲神,為何要你的賞賜?” 說完,他就乘風而去。 五年后積真大師圓寂。 臨終前,他用筆寫下一首詩:
六十年來,東墻敗西墻。
現在打掃完回來,水還是那么清澈,天還是那么藍。
寫完后,遺棄而逝,葬于杭州虎跑。
大雄寶殿是寒山寺的正殿,雄偉地矗立在平臺上。 大殿面闊18.5米,五間,進深14米,四間,高12.5米。 單檐歇山頂,飛脊倚嶺,檐角舒展。 中間三間有向前延伸的露臺,周圍有漢白玉柱,飾有蓮花寶座、海棠等圖案,雕刻極其精細。 露臺中央的爐子上有一個三腳架。 鼎上刻有“大化陶”、“百煉金剛”、“清宣統三年”、“重修寒山寺”等銘文。 鼎爐內終日香煙繚繞,給寺廟增添了祥和寧靜的氣氛。 宮殿門楣上懸掛著謝孝思手書的“圣雄宮”匾額。 殿內柱子上懸掛著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居士所寫的對聯:
佛教之地千余年雄偉,姑蘇城外寒山寺;
數百人戒備,半夜時分,閻浮提傳來潮水聲。
寒山寺的照墻如屏障般矗立在山門前,坐西朝江。 脊檐,飾游龍,氣勢不凡。 黃壁上鑲嵌著三塊方形青石,上刻“寒山寺”三個大字,鐵鉤銀鉤,筆法剛勁,上有“東湖陶君玄書”匾額。 陶俊軒(公元1849年—1915年),原名祖望,字心云,號稷山居士,浙江會稽陶堰(今紹興)人。 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推舉進士。 工詩詞、人物畫。 曾任廣東廣雅書院山院長。 在此期間,他接觸到了國內革命愛國人士和愛國華僑。 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7年),秋瑾被殺。 他寫得很快,寫了數萬篇奏折,斥責浙江巡撫張增偉罔顧人命。 他因言辭正義、嚴厲而受到學者們的尊敬。
【現任住持】
邱爽法師,字郭靖,姓孫,1967年9月20日出生,江蘇省海安縣丁鎖鄉人。 1984年初中畢業后,到蘇州寒山寺,受易行空法師出家為僧。 次年考入中國佛學院靈巖山分院系統學習。 在校期間(1986年5月),他在南京棲霞古寺受具足戒。 1987年7月佛學院畢業后,留在靈巖山寺擔任昭科。 次年二月,調任寒山寺,歷任知科、副寺尚書。 1990年7月出任監察員,分管內務和基建工作。 他勤勉盡責,協助星空方丈修建普明塔,完善寺院設施,實行現代化管理,頗有成效。
1997年赴昆山主持華藏寺擴建工程并擔任監理。 1998年10月5日,我在亭林公園會見江澤民主席并合影留念。
1999年春,因工作需要,他回到寒山寺,擔任督導。 2006年8月,經星空法師推薦,逐級上報,并經中國佛教協會批準,秋霜法師接任方丈。 秋爽大師勤奮讀書,有一顆堅定的道心。 他積極協助星空方丈管理寺院,不斷完善建筑設施,為充分發揮寺院的宗教、文化、旅游功能而做出自己的努力。 他接任寒山寺方丈,體現了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進一步落實和蘇州愛國宗教中青年教職人員的健康成長。 他學習書法,書法作品在國內外比賽、展覽中屢獲好評。 He is a of the , vice of the , of the , and a of the .
At the end of 2006, the and and the to the of , Qiu , to as the of . In 2007, the monk by the monk Qiu in to out and the of in the , a dojo with the of , and .
- 我的微信
- 這是我的微信掃一掃
- 我的微信
- 我的微信掃一掃